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

依附關係 Attachment Theory

依附關係 Canvas


Copyright : 黃素娟老師上課手稿


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

父母成長課IV


  • 孩子要學習的就是在有情緒當下, 教他覺察然後走到高路'
  • 父母在標記小孩時(e.g. 懶, 慢吞吞...), 其實是父母在低路, 逞口舌之快
  • 要改善親子互動關係真的很難, 因為小孩也有習慣了, 習慣父母先前在低路時的行為.
  • 我們常常用"對關係的恐懼"(e.g. 爸爸不愛你了; 媽媽不愛你了; 媽媽自己回家, 你自己留下來.)來處理小孩的情緒&行為. >> 不可以呦
  • 當另一伴會讓自己沒情緒, 只要對方好. 其實要請另一伴回頭想想"當我自己再怎麼做也沒用"這種信念是怎麼來的.
  • 親子關係的修復三步驟
    • 先整理關係 : 父母先自我照顧回到高路, 接著調節孩子情緒
    • 了解孩子做錯事的"需要"
    • 請孩子承擔後果 : 這裡的後果, 指的是"當下"的事件, 不是父母自己想像"以後"的類似事件
  • 當父母在管教孩子時, 常會說"以後你...., 我是為你好...", 其實是父母自己的想要&需要, 這並非是孩子需要的.
  • 人會抱怨某些事, 其實是過往學習來的僵化情緒反應
  • 親子之間的典型衝突
    • 大人容易活在"過去"&"未來"
    • 小孩只活在"當下"
  • 父母管教小孩的難處之一, 是因為父母孩提時期的遺憾
  • 親子的陪伴, 最重要的是情緒的陪伴, 而不是時間&空間的陪伴
  • 依附關係四大點PACE
    • P : Play
    • A : Accepted
    • C : Curiosity
    • E : Empathy
  • 為何需要管教小孩
    • 保護 : 過與不及
    • 教導控制力
      • 外化 : 父母大多使用恐嚇&打罵&脅迫的手段
      • 內控 : 幫孩子整理情緒 & 想法, 然後讓他知道每個選擇的後果
    • 教他社會化 : 界線 & 尊重
    • 挫折耐受度
  • 如何管教 ? 運用父母的影響力協助上述四大點, 而非掌控小孩
  • Quote
    • 我們是人不是神, 沒有100分的父母. 親子有爭吵, 沒關係. 要記得修復, 不要"肇事逃逸"
    • 山不轉路轉
    • 盡人事, 聽天命

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

下水餃囉~ 有趣有益的引導遊戲

感謝Rene & Justina帶來這個有趣又有啟發性的遊戲, 小弟在此辜且取個名字"下水餃".

1. 道具 - 每位學員需要以下材料
    1.1 白色A4紙
    1.2 淺紅, 淺綠各一的A5 or B5紙(紙質需重於A4紙, e.g. 海報紙, 書面紙)
    1.3 粗的簽字筆, 方便辨視用

2. 步驟
    2.1 請學員寫下目前遇到的難題(為了引導過程有所聚焦和搭配工作坊主題, 當天的題目是"和老闆相處最大的問題")在A4紙上, 要匿名喔.
    2.2 引導學員以問題難度的大小, 將A4揉捏成團
    2.3 請所有學員將問題紙團, 丟往同一個空曠的區域 - 下水餃囉
    2.4 請所有學員任意撿取不是自己的紙團
    2.5 根據A4紙上的問題, 在紅色紙上寫下你的解決方法
    2.6 A4為水餃皮, 紅色紙當作內餡, 再包成紙團
    2.7 再下一次水餃
    2.8 請所有學員再任意撿取紙團
    2.9 根據A4紙上的問題, 在綠色紙上寫下你的解決方法
    2.10 A4為水餃皮, 紅色 & 綠色紙當作內餡, 再包成紙團
    2.11 再下一次水餃
    2.12 請所有學員在一堆水餃(紙團)中找回自己的水餃(紙團 -> 問題).
    2.13 看紅&綠色的答案卡, 並思考前兩次其他學員給的解決方法
    2.14 請各組學員反思這個過程(任何tool都可, .e.g ORID)

部分遊戲的影片, 請參閱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braham.chien/videos/1321735007839524/


3. 梗
    3.1 一開始只有一張A4紙很輕, 後來加了一張又一張的答案卡 >> 愈來愈重, 解決方法簡單有效, 好過滿漢全席.
    3.2 一開始的填上的問題是沒顏色(neutral), 解決方法是有顏色的(specific & experience)
    3.3 大家撿 & 回答問題是random, equal的, 這個場域對學員來說是安全場域, 可以發揮創意 & 安心回答問題.
    3.4 問題是匿名的, 直到最後一步要找回自己的問題時, 學員們會互相吆喝著"這是xx問題來認領"之類的. 這個隱喻是, 問題是客觀存在的.
    3.5(小弟個人看法) 在幫問題找解決方法時, 你用多大的心力. 到最後你拿到別人給你的解決方法, 你也會認為這是有用心過的解決方法.

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

看不見的大象 Elephant in the Room

IAF月會:房間裡的大象

引導師先在場域貼滿大象,參與者都有看到但都沒和其他人談及這些大象。引導師以此破題,帶領大家直接感受何謂"看不見的大象"。
所謂看不見的大象就是組織或團體,大家都知道可是都不說或不願提及的事物。最常見的"看不見的大象"的例子之一,就是企業文化。

接下來帶領大家破冰,請伙伴兩人一組互相訪談,再幫對方畫出自畫像。全體伙伴將對方自畫像貼到牆上,大家一起找出自畫像的伙伴是誰並寫上名字。我的伙伴聽到我的工作範圍,要橫跨好幾個時區,就霸氣的畫上太陽&月亮(有日有夜?還是沒日沒夜-_-#)。

組織或團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隻以上的大象(核心問題)和多到數不清的螞蟻(表面的現象),身為引導師在帶領工作坊協助團隊解決問題時,如果團隊都在解決數不清的螞蟻,引導師勢必要面臨要不要把大象放出來(Is it necessary to show where the elephant is ?),以下有四個層面的問題,要先思考:
(接下來將參與者分成四組,請大家腦子激盪,貢獻意見想法,再輪流上台分享。)
1. 為什麼要放大象出來?WHY 

2. 為什麼不放大象出來?WHY NOT

3. 把大象放出來有什麼挑戰?WHAT-IF Challenge

4. 如果不把大象放出來有什麼後果?What Happened


如果真要放出大象,就要避免大象抓狂瘋狂踩踏,傷害團隊,也影響引導師本身的職涯(避竟是業主付錢請你引導團隊解決問題)。因此營造安全的場域(build/create a safety environment/atmosphere)是必要的設計。安全場域有以下特性:依據大象的噸位(XDDD)和當時情境,
- Creative
- Appreciative
- Neutral
- Equal
- Solution
(伙伴們分成四組,思考各個特性的兩個問題
1. 為什麼_對建立安全環境是重要的?WHY is _ so important to build safety environment?
2. 你曾用過什麼工具、流程、方法幫你創造_ ?WHAT are tools/processes you ever create_ ?
再輪流上台和大家分享)

Creative -

Appreciative - 

Neutral & Equal - 
有些相似的意味,就一起討論。

Solution - 

最後,引導師加碼帶領大家玩個非常有趣又有意義的遊戲。梗很多,引導師自己也說,已經帶領好幾次這樣的遊戲,都非常有效。(聽說)遊戲名稱是Snowball,小弟我參考網路資源後,發現還是不太相同。

今天IAF月會非常特別,是由兩位引導師搭配連袂帶領大家。過程之中感受到引導師們的熱情和積極分享她們在IAF年會的學習。

最後來個歡樂的團體照囉 !Happy Ending !

Credit To : Rene, Justina, Yves & Abe

後記:這次月會莫名連莊兩次,上台分享小組腦子激盪的成果。

#IAF
#Facilitation